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门文章 > 正文

用R语言分析《我是歌手》出场顺序与名次的关系

bigegpt 2024-10-05 13:42 3 浏览

上周《我是歌手》吵吵闹闹地落幕了,这一季是我最关注的一季,很认真的从头看到尾。网上各种讨论,特别反感那些说看到谁谁谁就不想看了的说法,其实单纯地 去听他们的歌声,会觉得即使是之前不看好的那些歌手都能给你很多惊喜和感动。以前对清华哥哥的印象是歌都很好听,但是自己唱不红,翻唱都会变红啊,现在喜 欢上他的声音了啊!不管这个节目有没有什么内部操作黑幕,单纯听他们的歌还是挺好的。当然,这篇文章的主旨不在此,我们要看的如题《我是歌手》节目中,出 场顺序和名词的关系。关系肯定是有的,节目里自己都说到了,出场顺序很重要,这里我想用R来尝试分析这其中的细节关系。

数据是三季我是歌手除去突围赛半决赛总决赛的其余场次歌手们的出场顺序和名次,以及得票率(部分场次没有具体的得票率记为NA),一共31场,31*7=217行数据。基本数据结构如下:

数据可以查看到基本内容如下:

[plain]view plaincopy

  1. singerData<-read.table("clipboard",header=T)

  2. head(singerData,n=5)

1. 出场顺序与名次的数量关系

先把所有三季数据按出场顺序及排名做一个简单的统计:

[plain]view plaincopy

  1. table(data.frame(order=singerData$order,rank=singerData$rank))

都是数字,看起来很无感,试试用气泡图来看这个结果呢?

[plain]view plaincopy

  1. order.rank<-data.frame(a=c(rep(1,7),rep(2,7),rep(3,7),rep(4,7),rep(5,7),rep(6,7),rep(7,7)),b=c(rep(1:7,7)))

  2. for(iin1:7){

  3. for(jin1:7){

  4. order.rank$c[(i-1)*7+j]<-table(data.frame(order=singerData$order,rank=singerData$rank))[i,j]

  5. }

  6. }

  7. symbols(order.rank$a,order.rank$b,order.rank$c,inches=0.40,bg="lavender",xlab="Singers'Order",ylab="Singers'Rank")

这个图好像也没有太多的很直观的信息,但是大概能看出来数据比较集中在从点(1,7)到点(7,1)这条线的周边。

2. 每一出场顺序下的平均名次

这里把算出每个出场次序的平均名次算出后,用折线图展示出来。

[plain]view plaincopy

  1. order.avgRank<-data.frame(order=1:7)

  2. for(iin1:7){

  3. order.avgRank$avgRank[i]<-mean(singerData$rank[singerData$order==i])

  4. }

  5. plot(order.avgRank$order,order.avgRank$avgRank,type="l",xlab="Singer'Order",ylab="AverageRank")

这个图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歌手最终的名次与其出场顺序存在近似负相关的关系。看看每一季的结果是不是都类似呢?

[plain]view plaincopy

  1. season.order.avgRank<-data.frame(s1=numeric(0),s2=numeric(0),s3=numeric(0))

  2. for(iin1:3){

  3. for(jin1:7){

  4. season.order.avgRank[j,i]<-mean(singerData$rank[singerData$season==i&singerData$order==j],na.rm=TRUE)

  5. }

  6. }

  7. season.order.avgRank

  8. matplot(season.order.avgRank,type="o",col=1:3,lty=1:3)

  9. legend(5.5,5.5,c("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col=1:3,lty=1:3)

三季我是歌手,出场次序跟名次的关系,第一季第二季其实不是很明显,第三季有一个很明显的近似负相关的关系。

换个方式,查看得票率和出场次序的关系。

[plain]view plaincopy

  1. season.order.avgRate<-data.frame(s1=numeric(0),s2=numeric(0),s3=numeric(0))

  2. for(iin1:3){

  3. for(jin1:7){

  4. season.order.avgRate[j,i]<-mean(singerData$percentage[singerData$season==i&singerData$order==j],na.rm=TRUE)

  5. }

  6. }

  7. season.order.avgRate

  8. matplot(season.order.avgRate,type="o",col=1:3,lty=1:3)

  9. legend(1,19,c("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col=1:3,lty=1:3)

其实不用看就可以想象,跟名次与出场顺序的关系类似,肯定是第三季的特征会比较明显。这说明什么?第三季的观众比较不理智?第三季的歌手水平比较接近,所以观众才会屈从最直接的感受?请自行想象猜测!

3. 线性回归方式尝试找出其中关系

在第一部分气泡图的基础上做。

[plain]view plaincopy

  1. symbols(order.rank$a,order.rank$b,order.rank$c,inches=0.40,bg="lavender",xlab="Singers'Order",ylab="Singers'Rank")

  2. model=lm(rank~order,data=singerData)

  3. abline(model,lty=1,col=2)

  4. summary(model)

得到的回归方程式:rank = 4.74194-0.18799*order

Residuals:残差,上面给出了残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可以看出符合正态分布。

Coefficients:系数,Estimate是预测的系数上面是截距,下面是斜率。

Residual standarderror:标准残差

Multiple R-squared :R^2值

Adjusted R-squared:调整R^2值,跟R^2值一样都是在0-1的范围内,越接近1表明这个模型可参考价值越大,越接近0表示可参考价值越小。

F-statistic:F统计量

p-value:p值

从模型的统计量能够看出,这个方程参考价值很低,不是一个很显著的线性模型。

4. 歌手的平均得票率

这里是把歌手的平均得票率计算出来,求其平均得票率,可以看出哪个歌手的整体表现比较好。与主题无关,只是一个小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林志炫稳居榜首,所以?你自己领会就好!

[plain]view plaincopy

  1. singers<-unique(singerData$singer)

  2. avgRate<-numeric(0)

  3. for(iin1:length(singers)){

  4. avgRate[i]<-mean(singerData$percentage[singerData$singer==singers[i]],na.rm=TRUE)

  5. }

  6. singersAvgRate<-data.frame(singers=singers,avgRate=avgRate)

  7. singersAvgRate<-singersAvgRate[order(-singersAvgRate[,2]),]

  8. fix(singersAvgRate)

有任何问题和建议欢迎指出,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相关推荐

C#.NET Autofac 详解(c# autoit)

简介Autofac是一个成熟的、功能丰富的.NET依赖注入(DI)容器。相比于内置容器,它额外提供:模块化注册、装饰器(Decorator)、拦截器(Interceptor)、强o的属性/方法注...

webapi 全流程(webapi怎么部署)

C#中的WebAPIMinimalApi没有控制器,普通api有控制器,MinimalApi是直达型,精简了很多中间代码,广泛适用于微服务架构MinimalApi一切都在组控制台应用程序类【Progr...

.NET外挂系列:3. 了解 harmony 中灵活的纯手工注入方式

一:背景1.讲故事上一篇我们讲到了注解特性,harmony在内部提供了20个HarmonyPatch重载方法尽可能的让大家满足业务开发,那时候我也说了,特性虽然简单粗暴,但只能解决95%...

C# 使用SemanticKernel调用本地大模型deepseek

一、先使用ollama部署好deepseek大模型。具体部署请看前面的头条使用ollama进行本地化部署deepseek大模型二、创建一个空的控制台dotnetnewconsole//添加依赖...

C#.NET 中间件详解(.net core中间件use和run)

简介中间件(Middleware)是ASP.NETCore的核心组件,用于处理HTTP请求和响应的管道机制。它是基于管道模型的轻量级、模块化设计,允许开发者在请求处理过程中插入自定义逻辑。...

IoC 自动注入:让依赖注册不再重复劳动

在ASP.NETCore中,IoC(控制反转)功能通过依赖注入(DI)实现。ASP.NETCore有一个内置的依赖注入容器,可以自动完成依赖注入。我们可以结合反射、特性或程序集扫描来实现自动...

C#.NET 依赖注入详解(c#依赖注入的三种方式)

简介在C#.NET中,依赖注入(DependencyInjection,简称DI)是一种设计模式,用于实现控制反转(InversionofControl,IoC),以降低代码耦合、提高可...

C#从零开始实现一个特性的自动注入功能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依赖注入(DependencyInjection,DI)是实现松耦合、模块化和可测试代码的一个重要实践。C#提供了优秀的DI容器,如ASP.NETCore中自带的Micr...

C#.NET 仓储模式详解(c#仓库货物管理系统)

简介仓储模式(RepositoryPattern)是一种数据访问抽象模式,它在领域模型和数据访问层之间创建了一个隔离层,使得领域模型无需直接与数据访问逻辑交互。仓储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数据访问逻辑封装...

C#.NET 泛型详解(c# 泛型 滥用)

简介泛型(Generics)是指在类型或方法定义时使用类型参数,以实现类型安全、可重用和高性能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为什么需要泛型类型安全防止“装箱/拆箱”带来的性能损耗,并在编译时检测类型错误。可重用同一...

数据分析-相关性分析(相关性 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衡量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和方向。它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量化变量间的线性关系,从而帮助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关性分析常用于数据探索和假设检验,是数据分析和统计建模...

geom_smooth()函数-R语言ggplot2快速入门18

在每节,先运行以下这几行程序。library(ggplot2)library(ggpubr)library(ggtext)#用于个性化图表library(dplyr)#用于数据处理p...

规范申报易错要素解析(规范申报易错要素解析)

为什么要规范申报?规范申报是以满足海关监管、征税、统计等工作为目的,纳税义务人及其代理人依法向海关如实申报的行为,也是海关审接单环节依法监管的重要工作。企业申报的内容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

「Eurora」海关编码归类 全球海关编码查询 关务服务

  海关编码是什么?  海关编码即HS编码,为编码协调制度的简称。  其全称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ConventionforHarmonizedCo...

9月1日起,河南省税务部门对豆制品加工业试行新政7类豆制品均适用投入产出法

全媒体记者杨晓川报道9月2日,记者从税务部门获悉,为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完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机制,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经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从9月1日起,我省税务部门对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