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客
2022
不二
…………………………
王客 本名王方呈。1976年10月生于浙江省台州市。
中国美术学院学士、硕士,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协楷书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徐汇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王客2022不二》部分版面
序
何以“客公”
萧文飞
王客无疑是当代最受关注度且拥趸最多的七〇后书家之一。
年少于他还是年长于他的朋友,都乐以“客公”相呼。有戏谑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喜爱。
何以“客公”?简言之,因人,因书。
王客微胖,美髯,憨态可掬,有酒胆,豪爽,整天乐呵呵,对谁都好,不见有发愁的时候,俨然一尊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弥勒佛。
仅仅如此,还只能是中年油腻男的形象, 感谢书法,让王客从“王胖子”变成了“客公”。
当前的书法学习有两条普遍途径:一是院校途径,科班出身,根正苗红,从高考培训、本科、研究生,一直到博士;二是社会途径,凭个人的兴趣喜好,以赛带练,自学成才。
二者各有优劣,前者的优势在于基本功全面扎实,但有可能难于形成独特的风格,有功夫却难见性情;后者易于一上来就有个人面目,但有可能偏执狭隘,有性情却少功夫。
王客走的是第一条途径,却没有由此染上该途径的习气。他以唐为中心,上追下引,既有宏大深远书法系统的建立,又有具体精微的技法呈现。以帖为主,却没有娇吟浅唱、扭捏造作的小资情调。不排斥碑,而能避免任其放纵而导致的粗鄙。虽几十年浸淫学院,并没有因此而被圈养,相反,却蓬勃着野性,庙堂雅正与山林野逸并存。五体兼善,一以贯之的是坦诚明澈、高蹈激昂。
套用王客自己的话说,他“最引人注目的特点,肥硕,颇有气力,也已经体现在书法上了”,“我想人生若能坦荡一点,大概字也能光明正大,自具风采。”
我的脑海不由得浮现起传为唐代陆曜所绘《六逸图· 边韶昼眠》中懒架高卧、“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的汉代名师边韶,以及任伯年所作《蕉荫纳凉图》中,大腹便便却又君子坦荡的吴昌硕,我想,魏晋风度里的高士,形象大抵也不过如此了!
法与意、功与性,在王客书法中得到完美结合,就如同他的酒、他的胡子与这个人的关系。可以不完美,但必须见性情,见背后活生生的那个人,见书法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最近这些年,上海引进了不少中青年书法才俊,并由此完善起书法本科、研究生的教育体系,上海青年一代的书法教育与创作的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改观,王客即是其中十分活跃的参与者。关于此话题,王胖子不让我多说。
只好就此打住。
2023 年仲秋于望京
自序
不二
王客
2023 年教师节的晚上,陪儿子看完篮球世界杯,替塞尔维亚队惋惜之后,窝在熟悉的沙发里写这篇属于2022 年的前言。
就计划而言,这本集子的印行已经延后了半年。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居然拖了半年,疏懒似我已是人前笑话了。前段时间林燮兄过访,随兴为他写了一张“天下第二懒人”,虽是玩笑,其实更多是自况的意味,至于为什么不写“第一懒”,大概也是因为懒,不想争。何况懒无第一勤无第二。
每年作品集的书名往往都出于主编谭振飞兄的构思,譬如今年叫“不二”,大概他看出了我这一两年间的慢悠悠,不着急,却也有着始终坚持的东西,且渐渐清晰、不动摇,这大概就是知己。
既然是一本属于2022 的集子,前言总要谈那个时候的所遇、所思、所感、所愿。可是生活平淡、经历平凡,再经过时间的稀释,记忆的深海恐怕也很难打捞起重要的事情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想来时间真是一剂特殊的药,好的感受、不好的感受都随它的流逝变得模糊、不再重要。或许这也是每年编这么本小集子的好处,等多年后记忆的钝刀割不动尘封的过往,多少还有这些不成熟的一日之迹可供遥想,寻找消息。
而这些作品很像是那些曾经鲜活时光的残骸,收罗在一本精心打造的记事本里,是时空交错、情真意切的生活的投影,是简单平面的格式化存在。将来翻起它们总会带起一些旧时光影斑驳、人事纷杂。当然,这些作品既是真实的,也是虚假的。我们总是努力向别人展示好的一面,这里面有多少精挑细选、精心打扮就有多少我对于生活的伪饰。妆容不错、谈吐得体,这样的我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走向自我的道路上,我还是有点慢了。当书法简单到只是为了别人觉得好看,那就只剩下“出来卖”了,想想还是不如意。去年说的找一个开阔空间、工业遗存来办一个自己喜欢的展览还没实现,有几分遗憾。要说明的一点是,拖了半年的作品集里也收了一点2023 年的作品,算是对这多出来的半年的真实记录,观者当不必讶异。
今年集子里似乎呈现了更为清晰的几个板块,应该都是我日常的喜好与思考。
隶书专题今年呈现比较多的对联作品,明隶风格做联,没有前面的例子可供参考,属于一边琢磨一边写。
稿书专题是年初与谭振飞兄策划的“稿书研究邀请展”活动的一个缩影,主要是刊出陈忠康老师和谭兄专门为这个展览写的文章,附上我当时参加展览的稿书作品,关注稿书基于两重关切:一是日常与经典的辩证关系,二是稿书的书写状态对于修正我们平常创作书写习惯的作用。
《姚伯多造像记》的临习专题是基于我多年来对于于右任的偏爱,因为先生喜欢此造像,我便多留心,渐渐也喜欢,此次临摹与创作,也是对我大学时期学碑的一个回应,跨度二十年,记忆里抹不掉的东西只会越来越清晰,总会以它独有的方式回归。
大字专题不算成熟,更多是源于对禅宗书法的关注,这也是我回归内心的自觉,是我精神的自留地。
拉拉杂杂说了不少,观者其实是要看作品的,就像人们等着吃的是鸡蛋,可是那只鸡叽叽咕咕叫了很久愣是不下蛋,大家可能也就烦了,就此打住,请翻到下一页。
王客作品选
色尘不二
17cm×114cm 2022
王维集异记
33cm×49cm 2022
附局部
在三藏鼻孔里
31cm×72cm 2022
大唐新语 卷十一
130cm×66cm 2022
玉楼且插联
133cm×25cm×2 2023
唐人旧闻
27cm×34cm 2022
植立微闻联
133cm×26cm×2 2023
唐人旧闻
29cm×22cm 2022
高僧传
28cm×40cm 2022
附局部
来如去似联
133cm×28cm×2 2023
堆灰千寻
20cm×106cm 2022
君子先生联
133cm×25cm×2 2023
波翻云起联
133cm×24cm×2 2022
立身爱众联
66cm×17cm×2 2022
宝马美人联
66cm×20cm×2 2023
山静似太古
22cm×85cm 2023
仙翁江南老
133cm×36cm 2022
一朝万古联
66cm×17cm×2 2022
唐窦参旧闻
40cm×18cm 2022
寿侪友尽联
133cm×33cm×2 2022
临《姚伯多造像记》
133cm×50cm×4 2022
淳禅师颂
16cm×12cm 2022
吕岩真人
30cm×40cm 2022
世间仿佛
20cm×100cm 2022
乐逍遥
26cm×89cm 2022
崩涛郁浪联
66cm×24cm×2 2022
临《姚伯多造像记》
何以为大字
陈亦刚
上午两节课,下午两节课,课后和同事一起匆匆吃个晚饭,晚上再上两节课,下课后骑摩托去排队做核酸,现在刚回到住处,又见到王客催文章的微信——我如今的生活大致如此庸常而无趣,这几乎可以成为某种平凡人生的典型案例。
为了暂时超度或者超越今日的浑浑噩噩,我一边打着字,一边打开了蓝牙音响听点飞得一逼的歌,再把手边的威士忌酒杯里倒满绍兴黄酒,如此这般,一个实体的精神后花园建造完成。
之所以啰嗦这么多,一是因为我没想好怎么开头,二是在我看来,写大字,颇有些类似庸常书法生活的突围而出,就像现在响起Aucan 的《Storm》,又像这杯喝得正开心的十二年黄酒。
古人不轻易作大字。榜书,或者署书,有其醒目而明确的功能,非同于日常小字。大字小字,二者并无高下之分,却有氛围之别。
大字如口号,如闪电,如山岳,如海涛。
大字阔达的腾挪空间,像一个恩仇江湖,需要丰沛的气血以及饱满的精神能量。
数笔甫下,真气弥漫。器大活好,解衣般礴。这是大字的理想境界。
王胖子吨位已具,又有挥霍豪情,加上诸如唐草使转和隶书道统的加持,故而大字诸作,常能跃然而出,夺人心目,涤荡俗尘。
这些尽力的铺毫与绞转里面,隐藏着野心与光芒。
一杯已尽。愿诸众生,活得以及写得,他妈的像个人样。
行圆
29cm×69cm 2022
摩挲半世江山眼
16.5cm×137cm 2023
何如樽酒日往烟萝
33cm×100cm 2022
没名堂
23cm×137cm 2022
形骸游戏肝胆峥嵘
66cm×30cm 2022
思无邪
33cm×100cm 2022
德不孤
27cm×69cm 2022
王客·论稿书
33cm×33cm 2022
王客·论篆书
20cm×13cm 2022
临熊十力手札
30cm×50cm×2 2022
临高二适手札
26cm×18cm 2022
王客·论隶书
33cm×66cm 2022
临陆游《自书诗卷》
33cm×118cm×6 2022
附局部
李太白旧闻
33cm×110cm 2022
附局部
圆觉
69cm×27cm 2022
骅骝鹰隼联
170cm×25cm×2 2022
禅诗一首
24cm×34cm 2022
唐太宗旧闻一则
34cm×68cm 2022
唐人旧闻一则
21cm×32cm 2022
巩义石窟寺北朝造像题记
68.5cm×46cm 2022
苏颋传
187cm×60cm 2022
洹上私乘节选
137cm×46cm 2022
唐人旧闻
35cm×48cm 2022
不识一字
19cm×130cm 2022
在三藏鼻孔里
19cm×138cm 2022
芬芳契阔联
66cm×24cm×6 2022
万寿德兴禅师旧闻
33cm×42cm 2022
阎立本旧闻
33cm×66cm 2022
晋后隋前此人
19cm×138cm 2022
都缘无事可商量
边款:都缘无事可商量。癸卯七月王客。
不屈道以伸身
边款:不屈道以伸身。癸卯夏王客于海上。
天上大风
边款:以飞白笔意作此。王客。
十袭藏
边款:十袭之藏。癸卯七月王客于海上。
鬱浪雷沈
边款:崩涛山坠,鬱浪雷沈。王客。
马齿徒增
边款:马齿徒增,但能从容。王客又记。
陶文遗构之一
40cm×30cm 2022
陶文遗构之二
30cm×40cm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