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Vue3,你真的变了吗?
bigegpt 2025-05-26 13:52 13 浏览
前言
Vue3已经发布很长一段时间了,虽然早就用上了框架,但是很多人依旧保持着Vue2的思维习惯,导致大家在实际开发中并没有感觉到提升,属实是新瓶装旧酒。我们应该意识到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大版本的迭代,而是一次全新的开发体验。
让我们一起看看在使用Vue3开发时,应该在哪些地方做出改变?
正文
使用<script setup>
如果是从Vue2转到Vue3,我们很熟悉的一种写法是选项式API写法。
<template>
<div :class="$style.container">
<div class="title">{{ title }}</div>
<CompA />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CompA from './CompA.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CompA },
setup (props, context) {
return {}
},
methods: {
doSomething () {
// do something
},
},
}
</script>
<style lang="scss" module>
</style>
通过export default导出一个对象,内部的data,methods,watch都可以使用,this依然可以保留,并指向vue,setup中如果想用props、emit等,通过参数传递。在setup中可以直接使用新写法,组件通过components进行引入。可以极大的还原Vue2的用法,如果团队的组件库是使用Vue2写的,可以用很小的成本就改造完成。
为了更好的类型推导,vue还提供了defineComponent方法。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components: { CompA },
setup (props, context) {
// do something
},
})
但其实官方并不推荐这种写法,这种写法仅仅是为了兼容旧代码,这也是你感觉Vue3没有提升的很大一方面因素。就像是iPhone更新,当外观有变化时你才会觉得是大更新,系统升级个IOS18,你觉得卵用没用。所以更好的方式应该是<script setup>标签对的写法。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onMounted, ref } from 'vue'
const title = ref<string>('')
onMounted(() => {
title.value = 'Demo'
})
</script>
<template>
<div :class="$style.container">{{ title }}</div>
</template>
<style lang="scss" module>
</style>
你会发现有很多核心的变化,首先不再需要export导出了,标签对内直接就是一个setup环境。ref可以直接写,也没有了methods,你写一个就是一个方法,直接就可以绑定。为什么呢?官方不是说所有的值都需要return出去吗?放心,@vue/compiler-sfc帮你解决了这些烦恼。
其次这种写法是去this化的,比如以往我们调用router都是this.$router这么使用,而现在你需要引入useRouter,可以更好的分辨来源。对ts也更友好。
import { useRouter } from 'vue-router'
const router = useRouter()
组件使用也更方便,直接引入即可。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CompA from './CompA.vue'
</script>
<template>
<div :class="$style.container">
<CompA />
</div>
</template>
同名简写
以往我们绑定一个值需要这样:
<template>
<div :id="id">
<Comp :title="title" />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id: 'container',
title: '标题',
}
},
}
</script>
而现在变得极其简单,尤其是Vue升级到v3.4.x以上之后,因为它增加了同名简写。
<script setup lang="ts">
const id = ref('container')
const title = ref('标题')
</script>
<template>
<div :id>
<CompA :title />
</div>
</template>
怎么样,有没有觉得非常优雅,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个写法esLint目前还不支持,会报异常,需要在.eslintrc中忽略一下。
"rules": {
"vue/valid-v-bind": "off"
}
拒绝mixins
我们之前Vue2的模版中有很多的mixins,而且不乏有全局引入的mixins,在迁移模板时,也需要一起处理,我看到官方也有案例,有mixins的,还有extends的。
const mixin = {
created() { console.log(1) }
}
createApp({
created() { console.log(2) },
mixins: [mixin]
})
但是均都对组合式API不友好,因为mixin内部有不少调用this内部环境的地方,很难在<script setup>中使用,而且mixins最大的问题就是,你无法溯源,别人在某个犄角旮旯引入一个全局mixins,你根本找不到,而且也对类型推导极其不友好。所以建议使用组合式函数代替。比如我们之前有一个NavBar的mixins,里面处理了很多逻辑,就可以用组合式函数进行封装。
import { onMounted, ref } from 'vue'
const commonProps = {}
const useNavbar = () => {
const navbarProps = ref<any>({})
const setNavbar = (newProps?: any) => {
navbarProps.value = {
...navbarProps.value,
...newProps || {},
...commonProps,
}
if (navbarProps.value.title && typeof document !== 'undefined') {
document.title = navbarProps.value.title
}
}
onMounted(() => {
// init
})
return {
navbarProps,
setNavbar,
}
}
export default useNavbar
在使用时引用进来即可,而且只要你调用了useNavbar,内部的onMounted也会执行,非常方便。
import useNavbar from './useNavbar'
const { navbarProps, setNavbar} = useNavbar()
减少全局变量
之前在Vue2时,我们经常会将一些常用属性挂载在Vue.prototype原型上,方便内部用this.xxx使用。比如我们会把Request挂载上去,Vue.prototype.$request = Request。我们发送请求时直接this.$request即可,很方便。其实很多Vue2的依赖库都是这么写的,比如vue-router,就是在install中将$router写为了全局变量,在我们使用Vue.use(Router)后,方便我们使用。
而在Vue3中也有替代方案,
app.config.globalProperties.$request = Request。 但是在使用时就比较麻烦了,因为没有this环境,需要从实例上取。
import { getCurrentInstance } from 'vue'
const $this = getCurrentInstance()?.appContext.config.globalProperties
$this?.$request.post('/url', {})
很深的API,既然这么深,我想我封装一下吧。
// vueThis.ts
import { getCurrentInstance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getCurrentInstance()?.appContext.config.globalProperties
// 使用时
import vueThis from './vueThis'
vueThis.$request.post('/url',{})
但是你说气人不,getCurrentInstance还要识别调用的时机,你直接赋值,相当于引入时就运行了,这个时候还没实例,你还得闭包包一下,调用也不好看。
// vueThis.ts
export default () => {
return getCurrentInstance()?.appContext.config.globalProperties
}
// 使用时
import vueThis from './vueThis'
const $this = vueThis()
$this.$request.post('/url',{})
而且不光如此,你挂载全局变量,想要有类型推导,你还要在vue-runtime-core.d.ts把类型告诉人家,才好用。特别不优雅。
import request from '@host/request'
declare module '@vue/runtime-core' {
interface ComponentCustomProperties {
$request: typeof request
}
}
所以依旧建议使用组合式函数进行封装,清晰又明了。
// useRequest.ts
export default () => {
const get = async (uri: string, params: any = {}) => {
return await Request.get(uri, params)
}
const post = async (uri: string, params: any = {}) => {
return await Request.post(uri, params)
}
return {
get,
post,
}
}
// 使用时
import useRequest from './useRequest'
const { post } = useRequest()
post('/url',{})
一个use只办一件事
Vue2始终是以页面为单位进行思考的,即一个vue只办一件事,至于提供的mixin也好,props也好,emit也好,都是为了服务这个vue本身的,所有也是为什么简单页面vue最好用。
但是伴随着一个vue的功能越来越多,代码也就越来越复杂,就变成了左图Options API的样子,再加上全局属性的乱加,mixins的乱用,组件的乱引,整体也变得越来越冗余,最终变成了大家吐槽的对象。
Vue3推出的组合式函数的概念,借鉴了React Hooks的写法,将原本一个vue一件事抽象成一个vue几件事,再用函数进行打包。最终就是Composition API的样子。所以我们开发时就应该顺应Vue3的思维:一个use只办一件事。
举几个案例:
- useRequest --> 这个use只管请求,配置也好,初始化也好,都在内。
- useNavbar --> 这个函数只管navBar
- useDevice --> 这个函数只管设备相关的内容
- useLoad --> 这个函数只管加载
抛弃index命名
Vue2常规的项目路径是这样的:
- pages
- home
- img
- components
- CompA.vue
- CompB.vue
- index.vue
- rule
- index.vue
已经很整洁了,但是我建议改成这样:
- pages
- home
- img
- components
- CompA.vue
- CompB.vue
- Home.vue
- rule
- Rule.vue
为什么呢?因为Vue3有个特性,在<script setup>模式下,无法指定组件名称,也就意味着路由名称也无法指定,所以文件名就是组件名,就是路由名称,所以建议全部使用语义化文件名。
如果用index,他的路由名称就会是index,非常不友好。比如你在区分哪些需要使用KeepAlive时,你就无法识别。
<router-view v-slot="{ Component }">
<!-- 如果使用的是index.vue,在这里无法通过include判断 -->
<keep-alive :include="['Home']">
<component :is="Component" />
</keep-alive>
</router-view>
作者:自在的小李子
链接:
https://juejin.cn/post/7413335608464769063
相关推荐
- 或者这些Joplin插件也可以帮助你的笔记应用再一次强大
-
写在前面距离上次分享《搭建私有全平台多端同步笔记,群晖NAS自建JoplinServer服务》已过去一段时间,大家是否开始使用起来了呢?如果你和我一样已经使用过Joplin有一段时间了,那或许你也会...
- Three.JS教程4 threejs中的辅助类
-
一、辅助类简介Three.js提供了一些辅助类(Helpers)以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调试、可视化场景中的元素。ArrowHelepr:创建箭头辅助器;AxisHelper:创建坐标轴辅助器;BoxH...
- 第2章 还记得点、线、面吗(二)(第二章还能敲钟吗)
-
glbgltf模型(webvrmodel)-gltf模型下载定制,glb模型下载定制,三维项目电商网站在线三维展示,usdz格式,vr模型网,网页VR模型下载,三维模型下载,webgl网页模型下载我...
- 如何检查Linux系统硬件信息?从CPU到显卡,一网打尽!
-
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关心硬件信息?”答案很简单:硬件是Linux系统的根基,了解它可以帮你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性能调优:知道CPU核心数和内存大小,才能更好地调整程序运行参数。故障排查:系统卡...
- SpriteJS:图形库造轮子的那些事儿
-
从2017年到2020年,我花了大约4年的时间,从零到一,实现了一个可切换WebGL和Canvas2D渲染的,跨平台支持浏览器、SSR、小程序,基于DOM结构和支持响应式的,高...
- 平时积累的FPGA知识点(6)(fpga经典应用100例)
-
平时在FPGA群聊等积累的FPGA知识点,第六期:1万兆网接口,发三十万包,会出现掉几包的情况,为什么?原因:没做时钟约束,万兆网接口的实现,本质上都是高速serdes,用IP的话,IP会自带约束。...
- 芯片逻辑调度框架设计 都需要那些那些软件工具
-
设计芯片逻辑调度框架通常需要使用以下软件工具:1.逻辑设计工具:例如Vivado、Quartus、SynopsysDesignCompiler等,用于设计和实现逻辑电路。2.仿真工具:例如Mo...
- ZYNQ与DSP之间EMIF16通信(正点原子领航者zynq之fpga开发指南v3)
-
本文主要介绍说明XQ6657Z35-EVM高速数据处理评估板ZYNQ与DSP之间EMIF16通信的功能、使用步骤以及各个例程的运行效果。[基于TIKeyStone架构C6000系列TMS320C6...
- 好课推荐:从零开始大战FPGA(从零开始的冒险4399)
-
从零开始大战FPGA引子:本课程为“从零开始大战FPGA”系列课程的基础篇。课程通俗易懂、逻辑性强、示例丰富,课程中尤其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对“时序”和“逻辑”的把控,以及硬件描述语言与硬件电路相对应的“...
- 业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开源100 Gbps NIC Corundum介绍
-
来源:内容由「网络交换FPGA」编译自「FCCM2020」,谢谢。FCCM2020在5月4日开始线上举行,对外免费。我们有幸聆听了其中一个有关100G开源NIC的介绍,我们对该文章进行了翻译,并对其中...
- 高层次综合:解锁FPGA广阔应用的最后一块拼图
-
我们为什么需要高层次综合高层次综合(High-levelSynthesis)简称HLS,指的是将高层次语言描述的逻辑结构,自动转换成低抽象级语言描述的电路模型的过程。所谓的高层次语言,包括C、C++...
- Xilinx文档编号及其内容索引(部分)
-
Xilinx文档的数量非常多。即使全职从事FPGA相关工作,没有几年时间不可能对器件特性、应用、注意事项等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本文记录了我自使用Xilinx系列FPGA以来或精读、或翻阅、或查询过的文...
- Xilinx Vivado联合Modelsim软件仿真
-
引言:Xilinx公司Vivado开发软件自带仿真工具,可以实现一般性能的FPGA软件仿真测试,其测试执行效率以及性能都不如第三方专用仿真软件Modelsim强。本文我们介绍下如何进行Vivado20...
- 体育动画直播是怎么做出来的?从数据到虚拟赛场的科技魔法!
-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比赛直播?没有真实球员,却能看梅西带球突破?足球比赛变成动画版,但数据100%真实?电竞比赛用虚拟形象直播,选手操作实时同步?这就是体育动画直播——一种融合实时数据、游戏引擎和AI的...
- Dialogue between CPC and political parties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held in Beijing
-
BEIJING,May26(Xinhua)--TheCommunistPartyofChina(CPC)inDialoguewithPoliticalPartiesof...
-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mybatiscollection (79)
- mqtt服务器 (88)
- keyerror (78)
- c#map (65)
- resize函数 (64)
- xftp6 (83)
- bt搜索 (75)
- c#var (76)
- mybatis大于等于 (64)
- xcode-select (66)
- mysql授权 (74)
- 下载测试 (70)
- linuxlink (65)
- pythonwget (67)
- androidinclude (65)
- libcrypto.so (74)
- logstashinput (65)
- hadoop端口 (65)
- vue阻止冒泡 (67)
- jquery跨域 (68)
- php写入文件 (73)
- kafkatools (66)
- mysql导出数据库 (66)
- jquery鼠标移入移出 (71)
- 取小数点后两位的函数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