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那些事儿# #无人机ai# #大疆一机多用# #大疆果树航线#
采用无人机拍摄测量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以及对应的计算公式和源代码示例:
无人机飞行规划与数据采集:
飞行规划:根据待测区域的大小、形状、地形特征等因素,使用无人机飞控软件(如DJI GS Pro、Pix4Dcapture等)规划飞行航线、飞行高度、重叠率等参数。
数据采集:执行飞行任务,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或高光谱相机拍摄农田图像,同时记录GPS定位信息和飞行参数。
影像预处理:
影像校正:对原始影像进行辐射校正(如大气校正、镜头校正)、几何校正(如RPC校正、DEM辅助校正),使其具有地理参考并消除畸变。
影像镶嵌:将同一区域的多幅影像拼接成无缝大图,确保空间连续性。
特征提取:
植被指数计算:基于校正后的多光谱影像,计算与叶面积相关的植被指数(如NDVI、EVI、GNDVI等)。
高光谱分析:对于高光谱数据,可能需要进一步提取特定波段组合、光谱特征(如光谱斜率、形状、吸收特征等)。
叶面积指数估算:
经验模型:基于植被指数与已知LAI数据建立经验关系模型(如线性回归、非线性函数拟合),用以估算无人机影像对应的叶面积指数。
物理模型:利用辐射传输模型(如PROSAIL)反演LAI,通过迭代优化算法求解模型参数。
深度学习方法:利用预先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U-Net等)直接从影像中预测LAI。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Python源代码示例,使用rasterio、numpy、sklearn等库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
import rasterio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 1. 读取无人机影像数据
with rasterio.open('orthoimage.tif') as src:
red_band = src.read(3) # 假设红波段在第3通道
nir_band = src.read(4) # 假设近红外波段在第4通道
# 2. 计算NDVI
ndvi = (nir_band - red_band) / (nir_band + red_band)
# 3. 读取地面实测LAI数据(假设为CSV文件)
ground_lai = pd.read_csv('ground_lai.csv')
# 4. 训练线性回归模型
X = ndvi.reshape(-1, 1)
y = ground_lai['LAI'].values.reshape(-1, 1)
model = LinearRegression().fit(X, y)
# 5. 估算无人机影像的LAI
estimated_lai = model.predict(ndvi.reshape(-1, 1))
# 6. 保存结果为栅格文件
profile = src.profile.copy()
profile.update(count=1, dtype=np.float32, nodata=-9999)
with rasterio.open('lai_estimated.tif', 'w', **profile) as dst:
dst.write(estimated_lai.astype(np.float32), 1)
请注意,上述代码仅为示例,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无人机影像的具体格式、数据质量、研究目的等因素进行详细设计和调整。此外,源代码中未包含飞行规划、影像镶嵌、高光谱分析等步骤,这些通常需要借助专业的无人机飞控软件、GIS软件或专门的遥感处理软件(如ERDAS Imagine、Envi、QGIS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