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当代码出错时该如何调试以排除错误之前,我们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最好的排错方式就是事先尽可能的考虑到所有能考虑到的情况,并对这些可能的错误加以处理。另外应当养成良好的代码书写习惯,如:使用Option Explicit语句以强制声明、使用统一的命名方式、详细的错误处理等。
开始进行代码调试时,我们应当首先进行编译,让编译器先检查一遍有没有语法错误。点击菜单调试——编译XXX就行了(这里的XXX是你创建的数据库文件的工程名),如果该菜单不可用,说明已经处于编译状态,就可以不用管它。
之所以强烈推荐使用强制声明,主要就体现在这里,如果不使用强制声明,当我们在某个地方把前面的变量名写错了,编译器只会把它当成一个新的变量,而不会报错。
由于代码调试的方式和方法很多,我们在这里就只简单的讲一下最常用的一些方法。
01、中止代码运行
该功能主要用于循环代码的条件判定出错,出现了死循环,或代码处理的相关计算量太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时我们可以使用Ctrl+Break组合键来中止代码的运行(虽然VBE窗口中的工具栏上也有中止按钮,不过出现这种情况时,连VBE窗口都会处于假死状态,工具栏根本就没用,所以只能使用快捷键来中止)。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连使用Ctrl+Break组合键都不能中止代码运行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打开任务管理器,通过结束任务或中止进程的方式来强制中止了。(注:Access在任务管理器中的进程名称是:MSACCESS.EXE)
02、取消代码的运行
当出现错误代码被挂起时,如果我们不想再继续运行下面的代码,这时可以通过点击工具栏上的重新设置按钮
来取消代码的继续运行。
03、逐语句运行
如果希望逐语句执行每一行代码,包括被调用的过程或函数中的代码,就可以使用此功能。在执行该命令后,VBA运行当前语句,并自动转到下一条语句,同时将程序挂起。有时,在一行中有多条语句,它们之间用冒号隔开,在使用逐语句运行命令时,将逐个执行该行中的每条语句。
此方法在代码较复杂且分支较多时最常用到,对应的快捷键是F8。通过逐语句运行我们可以看到所有代码语句的运行顺序,这样我们可以更清晰的了解程序的逻辑和流程。另外在每运行一行代码后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该行代码运行后的效果。
04、逐过程运行
逐过程运行和前面的逐语句运行类似,都是每次执行一行代码,不同之处在于,在代码中调用了其它自定义过程或函数时,逐过程运行只会把该调用当做一行来处理,而逐语句运行则会在运行该行调用代码时跳转到调用的自定义过程或函数中。其对应的快捷键是Shift+F8。
05、使用Debug.Print方法
Debug.Print方法一般用来简单的监视对象或变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变化。如果对窗体以及控件的事件不熟悉,我们可以在每个想要了解的事件过程中使用Debug.Print方法输出相应的标识性内容,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了。立即窗口可以通过菜单栏——视图——监视窗口调出来(默认不显示),也可以通过快捷键Ctrl+G调出来。
Debug.Print方法的另外一个特别有用的地方就是在使用包含变量的动态SQL语句的时候。比如我们在代码中使用了复杂的表达式语句来组合成动态的SQL语句字符串,如果出现了问题,查起来就很费事。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Debug.Print语句把生成的SQL语句字符串输出到立即窗口中,这样就可以看到实际运行过程中的SQL语句了。另外如果SQL语句比较复杂,而在VBA编译器中不能检测出SQL语句的语法错误,这时我们可以把SQL语句复制到查询设计的SQL视图,通过查询设计器的语法检测功能来帮助我们进行检查,这样我们就能够很容易找出其中的错误。
06、设置断点
断点的作用就是代码运行到设置了断点的那一行时,会中止运行,直到用户继续。断点可以设置任意多个,另外断点只能设置于可以执行的代码行,如变量声明、常量声明之类的行是不能设置断点的。通过断点我们可以阶段性的监视代码运行结果。通过单击代码窗口左边的边界标识条,或者使用快捷键F9来设置/清除断点。
07、使用监视窗口
要监视某个变量、表达式、属性的值时,监视窗口就特别有用。它和立即窗口相比的优点在于,可以在过程过程运行之前设置,并可以在过程中进行连续的跟踪监视,还可以根据监视得到的值中断过程。由于监视窗口中显示的值是根据代码的运行动态改变的,所以应当和逐语句执行功能配合使用。通过菜单栏——视图——监视窗口 我们就可以把它调出来(默认不显示)。
最后,调试代码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灵活的将各种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关键的一点就是,写代码要求耐心和细心,往往很多让人头痛的奇怪问题,都是由于一时粗心造成的。